坚持抢占未来制高点与支撑现实发展相结合,把调整优化产业与产品结构作为提振工业的紧迫任务,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注重产业链建设,加快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新型产业体系。
第一节 积极培育五大新兴产业
32.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立足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发展定位,积极对接湖南省22大新兴优势产业链、邵阳市7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深入实施制造强县行动计划,围绕工业4.0、3D打印、自动化装备等高科技产业,大力培育工程机械配件、汽车配件、五金设备、新能源装备、钢化玻璃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引领工程”,扶持宏邦机械、鸿展机电、恵电科技、中力玻璃等装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建设PCB智能设备、精密机械设备、电机减速器、电感线圈绕线设备、高端精密五金制造等智能化生产车间,推动装备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33.积极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机遇,结合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与需求,大力发展与电子信息产品相关的设备生产、硬件制造、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以及应用服务,积极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传感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围绕机械电子、文化动漫等方面,大力发展LED节能灯具、高低压配电设备、笔记本电脑外壳制造、软件信息服务等电子信息产品,加快推进传媒产业园、金融科技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子信息产品相互带动发展。
34.合理开发新能源产业。抢抓国家关于新能源开发利用政策机遇,加大风力发电、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强化风电设备、太阳能设备、锂电池、低碳环保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生产制造及研发设计。加强大数据、3D打印等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风电机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积极探索风电机组的降载优化、智能诊断、故障自恢复技术,掌握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风电场智能化运维技术。
35.做精做优新材料产业。实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材料加工产业向高端复合材料领域延伸、向下游服务链条延伸。加强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促使材料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瞄准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扶持废旧钢铁回收、报废汽车拆解等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高端专用合金材料。鼓励发展智能材料、塑胶、胶带等新型材料,扩大高品质可降解环保纸吸管、PVC管件管材、竹木纤维装饰材料等节能环保材料规模。围绕3D打印材料、智能材料等前沿材料进行关键技术研发和关键环节布局,促进新材料产业与装备制造、健康服务等产业融合发展。
36.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充分发挥隆回龙牙百合、金银花等中药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中成制药为主的现代生物制药业。充分发挥现有制药龙头企业带头示范作用,围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金银花、龙牙百合等生物医药生产企业,积极引进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加强中药饮片生产线、金银花饮料生产线等中药材深加工生产线建设,强化中药材加工中心、中药材生产车间建设,扩大生物医药产业产能。加强金银花种植资源的培育、百合种植繁殖基地建设,提升金银花、龙牙百合良种繁育和水平。加快完成大健康科技产业园建设,完善大健康产业园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围绕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带动健康养老、健康医疗等大健康产业发展。
专栏4 五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
高端装备制造。加快完成高端精密五金设备制造项目、万鑫精工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宏邦精密机械设备生产建设项目、全自动智能树脂成型机生产建设项目 、三鼎金属制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PCB智能设备制造建设项目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高端装备制造标准厂房30万平方以上,布局一批标准化、智能化生产车间,推动五金设备、机械零部件等制造业走向高端化。 电子信息。加快传媒产业园、金融科技信息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批电子信息研发企业的创业谷、孵化器;推动年产500万件笔记本电脑外壳制造项目加快建成,建设4万平方米以上的生产厂房,全面提升笔记本电脑外壳产品产能。 新能源。强化风电设备、太阳能设备、锂电池、低碳环保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生产制造,重点抓好维山风电、牛形山风电、宝莲风电等一批风电项目,推动风电系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 新材料。重点实施隆回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隆回县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中心建设、高品质可降解环保纸吸管及纸烟管建设、PVC管件管材及竹木纤维装饰材料生产项目等一批新材料 生产项目,全面提升新材料生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 生物医药。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项目建设,加强百合种植繁殖基地建设,强化中药饮片生产线、金银花饮料生产线等生产线建设,加快完成大健康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壮大以中成制药为主的现代生物制药业。 |
第二节 提质升级四大传统产业
37.做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实施农副产品加工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农副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围绕食品加工、肉制品加工、木制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领域,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全面提升“三辣”(姜、蒜、辣椒)、大米、红薯、水果、家禽肉类、金银花、百合、茶叶、油茶、楠竹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快培育、扶持、引进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富硒食品、军杰食品、鸿利药业、一都茶叶、泓天现代农业、山峰农业、万瑞农业、佰利康现代农业等农业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精深加工技术瓶颈,加快技术装备改造步伐。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基地、产业园区集聚,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38.做强轻工制造业。大力发展皮革、毛皮、羽毛、玩具、鞋业、扬声器、箱包、发制品等轻工制造产品,加快完成隆回国际箱包产业园、和丰信运动用品产业城等轻工制造平台建设,引导箱包、鞋业生产企业入园,积极发展箱包、鞋业配套生产企业,推动形成制鞋制包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儿童玩具、木雕工艺品、金属饰品等现代工艺品产业,深度挖掘滩头年画等传统工艺品,做强工艺制品产业。围绕制鞋、箱包、工艺制品等产业链升级,积极主动承接沿海地区轻工制造产业转移,引进一批轻工制造上下游生产企业,推动轻工制造业朝着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高端化领域发展。
39.做优建材产业。推动建材产业绿色化转型,鼓励建材生产企业积极淘汰落后工艺及生产能力,加快完成高耗能工艺节能改造。依托南方水泥等建材领域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干法水泥、高标号水泥及其制品,有序发展水泥添加剂产业。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装饰装修材等新型建材产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扩大建筑脚手架零部件生产规模,建设新型建材设备生产制造基地。
40.做响造纸和纸制品业。整合造纸行业现有生产产能,不断改进造纸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推动造纸和纸制品业走向绿色化、循环化。大力发展包装用纸和文化用纸、卷烟纸、手工造纸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卷烟用特种纸、手工造纸产业,推动形成行业品牌。充分发挥湘丰特纸作为中南地区唯一一家卷烟用纸定点生产企业优势,扩大卷烟纸、滤嘴棒成型纸等卷烟用特种纸生产线规模,提升卷烟用特种纸生产产能,推动隆回建成全国重要的卷烟用纸生产基地。依托滩头年画、手工造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发展年画、手工造纸、色纸加工、纸袋子加工等造纸和纸制品产业。
专栏5 四大支柱产业提质行动 |
农副产品加工。重点实施油茶产业加工项目 、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扶贫示范园建设项目 、隆回县“三辣”农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龙牙百合及玉竹系列产品综合开发扩建项目 、大米深加工项目。鼓励各乡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打造以小沙江、麻塘山等乡镇为主导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以司门前、金石桥等乡镇为主导的精制茶生产加工基地,以高平、七江、羊古坳等乡镇为主的农副食品加工基地,以横板桥、高平、鸭田、西洋江等乡镇为主红薯粉和红薯干加工基地,以山界为主的手工红糖制作基地,以岩口镇楠竹加工为主的竹制品加工基地。 轻工制造业。重点实施金莞智联邵商产业园、国际箱包产业园、年产1200万双运动鞋智能化生产项目 、年产3000万只扬声器项目 、儿童玩具出口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和亚鞋厂建设项目、饰品产业园建设项目等轻工制造业发展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园,推动轻工制造业走向多元化、高端化。 造纸和纸制品业。重点打造以湘丰卷烟用特种纸、滩头年画、滩头手工造纸为主导的造纸行业品牌,依托湘丰特纸特色优势,推动隆回建成全国重要的卷烟用纸生产基地。 建材。推动南方水泥扩能建设项目落地落实,建设一条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推进水泥制品业绿色化发展。加快实施湖南辰河新型建材设备基地建设项目,扩大新型整体升降式脚手架生产能力。 |
第三节 打造制造业集群发展平台
41.高水平建设隆回高新区。按照“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内陆地区开放合作示范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撑中西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定位,科学编制智慧园区发展规划,加快高新区轻工制造产业区、农产品加工区、生物医药产业区、智能制造产业区、电子信息产业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和出口基地等“园中园”建设,构建“六区一基地”高质量发展园区,全面建成以农副食品、轻工制造、电子设备为主导产业的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承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轻工制造业、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完善高新区道路网络,提质改造桃花路园区段等道路,加快完成环城东路、环城南路园区段建设,新建工业路延伸段、次干路、园区支路和滨江路延伸段等园区道路。加强园区商住楼、幼儿园、学校、职业教育、医疗卫生、公交站、加油站、充电桩、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力争新增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以上,打造“135工程升级版”。提升招商引资引链能力,力争每年引进高新技术企业3-5家,不断壮大高新区经营主体及规模。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立企业服务中心,为入园企业提供更好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四办”制,主动承接县级下放的各类行政管理和行政审批权限,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新区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到2025年,园区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比例达60%以上,研发投入占园区总产值的比例达10%。
42.加强制造业特色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东莞产业新城、金莞智联产业园、隆回国际箱包产业园、和丰信运动用品产业城、大健康产业园等制造业生产园区建设,着力把东莞产业新城、金莞智联产业园、隆回国际箱包产业园、和丰信运动用品产业城建设成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产城融合示范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样板工程”和沪昆高速百里工业走廊的“隆回名片”。规划和支持一区多园发展,推动高新区向北山、三阁司等乡镇拓展,积极开展园中园、园外园招商,大力开展产业链和配套产业招商,加强跨区域转移合作,探索与沿海地区合作在隆回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发展共建共享的“飞地经济”。加大园区人才引进力度,探索建设园区人才服务市场,推动制造业生产园区打造成为涵盖总部基地、科技园区、现代物流、产业孵化等众多领域的产业承接平台,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洼地”。加强制造业特色园区的申报工作,力争建成1-2个省级以上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区。
稿件单位:隆回县 ( 一审: 二审: 三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