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城镇化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
时间: 2022-01-22 09:14 来源:隆回县 作者:隆回县 【字体:


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基础设施联动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发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

第一节打造宜居宜业品质县城

68.优化县城空间布局。着力优化县城功能布局,构建两带两轴六区现代化新城美好蓝图。两带即资江赧水沿江风光带、伏龙江沿江风光带两大城区风光带,围绕赧水、伏龙江两岸建设城市休闲景观设施,打造城市生活带、生态廊道和旅游景观通道。两轴即以桃洪路、九龙路、隆回大道、沿河大道为主的东西向发展轴,连接老城区、城北新区、城西文化区、城东工业区;以伏龙江路、兴隆大道、魏源大道、龙门路等为主的南北向发展轴,连接县城老城区、城北新区、城东工业区、城南健康产业新区。六区即老城区、城北政治商贸核心区、城南健康产业新区、城西文化教育集聚区、城东工业集聚区、石门物流产业区。到202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达到40万以上。

69.加快推进县城提质改造步伐。全面升级县城交通网络,推进沪昆高速隆回东互通、邵阳北高铁站连接线等道路建设,全面打通县城对外连接通道。提质升级九龙路、桃洪西路、桃花路等城市主干道,建设城北交通枢纽、兴隆大道、环城北路西段、龙门路(九龙路-桃洪路段)、人民路、七里桥、青丰桥等城区道路及桥梁,优化升级城区内部路网。大力实施城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工程,重点完成梨子园、长岭、三合街、建材市场等老旧城区改造,完成城北大花棚户区、军休所老旧小区等改造工程,加强居住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着力建设一批高品质社区。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加快完成朝阳路片区、汽车总站片区等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推动污水管网向城东片区、城西片区延伸,全面提升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能力。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区内涝、削减城区径流污染负荷,节约利用水资源。加快完成城区中心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加强天然气管网、城区立体停车场等市政设施建设,完善农贸市场、慢行道、文化活动中心、城市公园等服务设施,着力打造一批居民15分钟生活圈。

70.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补齐城市公共卫生短板,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公共卫生重大风险防控机制,完善重大疫情预警、救治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重要物资储备。整治县城环境卫生死角,健全污水收集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注重城市精细化管理,重点整治马路市场、乱停乱放等不良现象,规范各类集贸市场秩序,加强户外广告审批管理,探索城区停车位社会化经营管理模式,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加强智慧县城建设,加强城区主要道路沿线多功能灯管建设,积极布局5G基站,完善城管数字化平台功能,切实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魏源公园、方大公园、西郊烈士公园等公园配套服务设施,加快三八水库湿地公园、橘子山公园、赧水河两岸发展带等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全面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助力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努力实现城市中有公园,公园中有城市


专栏10    县城品质提升重点工程

市政管网工程。建设老城区、城北新城地下综合管廊,综合管廊总长5公里。升级改造九龙路、桃洪西路、沿江北路、桃花路、紫霞路、朝阳路的老旧给水管网30km,全面提升县城市政管网服务能力。

城市路网工程。新建兴隆大道、环城北路西段、辰河路、人民路、立新路、伏龙江路北段延伸段、长岭路、隆回大道东段、环城南路园区段等城市道路9条,总长30km;新建七里大桥、青风大桥、凤仙庵桥、江湾大桥等城市桥梁4座;对九龙路、桃洪路、沿江北路、桃花路、紫霞路、朝阳路等6条城市道路进行提质改造,总长度30km

城市公园建设工程。新建城北公园、思源公园、三八水库湿地公园、橘子山公园、赧水河两岸发展带;对魏源公园、方大公园、芙蓉山公园进行提质改造。植树造林、绿化200公顷,新建道路15km、游步道50km,配套建设旅游设施、公共基础设施10000平方米。

第二节大力培育特色小城镇

71.分类引导特色小城镇发展。在综合分析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区位、发展潜力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以产兴镇发展思路,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领域,加快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全县小城镇发展新格局。分类引导特色小镇发展,错位发展先进制造类特色小镇,商贸、文化旅游、森林、体育、康养等现代服务类特色小镇,以及农业田园类特色小镇。加强金石桥温泉小镇的开发建设,突出培育滩头及虎形山文旅小镇、小沙江金银花特色小镇、司门前康养小镇、七江现代农业特色小镇,打造六都寨、高平商贸小镇以及横板桥、荷香桥、周旺工贸小镇等特色小镇,努力创建3-5个在国内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国家级、省级产业强镇和特色小镇。

72.深入推进产镇融合。提高特色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强化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周边乡镇和农村居民点人口集聚,为完善城镇体系提供多点支撑,形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集约高效的发展格局。聚焦行业细分门类,科学定位特色小镇主导产业,提高主导产业质量效益,切实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着眼小城镇主导产业发展所需,健全公共性、平台性产业配套设施,惠及更多市场主体。推进特色小城镇多元功能聚合,叠加文化功能、旅游功能,打造彰显地域特征的特色建筑,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型空间。

73.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遵循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强特色小城镇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物流、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基础设施配套,鼓励综合开发,形成集交通、商业、休闲等为一体的开放式功能区,提升特色小城镇承载力和吸引力。聚焦居民日常需求,完善教育、医疗、商业服务、养老服务和各类文化体育设施,提升镇区服务功能,加快构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务圈,繁荣商业圈,着力提升公共水平。

第三节健全城乡融合体系

74.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以深化改革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为路径,打破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不合理壁垒,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人才引进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强化规模经营管理服务,允许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社会资本入乡促进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资金、产业、技术等支持。

75.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实施城乡统筹的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城乡联结的冷链物流、城乡农贸市场一体化改造、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化布局、市政供水供气供热向城郊村延伸、乡村旅游路产业路等城乡联动建设项目,加快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


稿件单位:隆回县 一审: 二审: 三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主办单位: 隆回县人民政府 承办: 隆回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电话:0739-8242461) 网 址: www.longhui.gov.cn
湘公网安备:43052402000128号 备案号:湘ICP备20005264号 网站标识码:4305240029 地址:隆回县桃花坪街道桃洪东路450号
主办单位:中共隆回县委、隆回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隆回县行政审批服务局